其实,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院士,就曾在高死亡率血癌—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(APL)诊疗中,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分化治疗,获得80%至90%的缓解率。维甲酸原是治疗皮肤病的,正是“老药新用”的临床研究,才证实其对APL有效。最终,同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陈竺、陈赛娟等人,将全反式维甲酸和类似“砒霜”的砷剂结合运用,创建了两药协同靶向治疗的“上海方案”,使APL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。
后辈医者也在探索。如今,患上尿毒症,除了肾移植,必须做透析。通常采用的血透方式,每隔一天上血透机,进行血液循环,一做就是约4小时,时间与经济成本极高。另一种方式是腹透,在腹腔内藏入小管,注入约2升的腹透液,每日体内外交换若干次,可以居家自助进行。
那么,问题来了,一天换多少袋腹透液呢?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牟姗介绍,按照国际上的临床指南,要看一个关键指标——“尿素氮清除率”,原来是2.0,达标的话需要四五袋腹透液。可外国人“人高马大”,与中国人体型不同,国内临床指标“1.7”是否可行?
作为交大医学院首批研究型医师,方炜医生等人用了两年时间,在上海各大医院进行了500例样本的多中心临床研究,证实了这一中国版标准的科学性,可以减少腹透液交换次数,减轻病人负担。因为一天减为3袋,仅医疗成本就可每日省下约40元。目前,各地医疗机构腹透方案基本都采用了这项“新国标”。
但方炜等的临床研究并未画上句号,他们还在跟踪患者,通过五年乃至十年随访,进一步完善疗法,使之更为安全有效。同时,这也牵涉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。比如,腹膜长期浸泡于类似糖水的腹透液中,产生大量糖代谢产物,可能造成腹膜细胞脱落。如何加以“对冲”,调出更佳配方来保护细胞,这些也需要体外分子细胞层面的机理研究,也就是来自“科研链”上游的协同研究。